福建省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着一件独一无二的珍贵革命文物——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军报《浪花》,于1929年7月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创刊。该军报“创刊号”字样赫然醒目,设有“发刊词”、“特讯”、“短评”等栏目,用闽西特有的玉扣纸印刷,四开二版。该军报既是红四军第一张,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解放军的第一张。《浪花》创刊号于2008年在双洋县的一座观音庙墙壁上发现,经战火洗礼与岁月沧桑,已斑驳不堪。由于报纸和土墙牢牢黏接在一起,无法分开,当时古田会议纪念馆将其与墙体一起切割,搬回纪念馆陈列,近年来由于土墙不断风化、断裂,报纸出现了严重的起翘、脱落、酥粉、模糊病害,处于濒危状态,急需抢救修复。
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召开前夕,古田会议纪念馆与我校李玉虎教授联系,提出抢救修复该珍贵文物的需求。李玉虎教授当即前往考察,并与博士刘姣姣、工程师王文军等研究设计了薄荷醇临时预加固揭取、微量沉淀加固、水性氟回帖、RFC显现加固、碳素耐久收藏等周密的技术措施和抢救修复方案。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准,修复工作于2015年3月21日至4月1日完成。原本处于自毁边缘的报纸得到抢救修复与加固,原本模糊不清的历史原貌清晰可辨。
日前,福建省文物局邀请有关专家对该抢救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,给予高度评价,验收意见认为:一、项目组详细调研了“1929年7月27日红四军政治部编印的《浪花》创刊号(第一期)”濒危病害,针对病害研究实施了薄荷醇预加固等揭取工艺,对濒危报纸进行了成功揭取与制框保护,针对病害研制了微量沉淀显现加固剂,显现加固效果显著。二、项目组研制加工了使其稳定保存的炭素装置,为其提供了稳定保存环境。三、项目数据翔实、资料齐全。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。


工作照


验收汇报现场